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
首页 / 未命名

上半年资源类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中下游受困转亏屡见不鲜

三一重工、潍柴动力、中联重科等制造业龙头上半年净利预计同比降幅达六七成。除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外,公司均提及新冠疫情反复导致物流不畅、工程有效开工不足等因素。

【友财网讯】-中国经济交出成绩单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.5%,而刚落幕的沪深上市公司中报预告季在微观层面折射出实体的冷暖:一边是上游资源类公司受惠于涨价,业绩频频预盈,锂矿等新能源相关企业更是净利倍增屡现,赚得盆满钵满;一边则是中下游受困于原材料价格上涨、疫情反复,净利暴跌七八成以上,甚至大幅转亏的屡见不鲜。

上半年资源类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中下游受困转亏屡见不鲜

三一重工、潍柴动力、中联重科等制造业龙头上半年净利预计同比降幅达六七成。除行业处于下行调整期、原材料及能源价格高企外,公司均提及新冠疫情反复导致物流不畅、工程有效开工不足等因素。 

疫情亦让服务业很受伤,中公教育上半年亏损料从去年同期的不到1亿元急剧扩至至多逾9亿元,称考试延期和疫情防控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不利影响;而广告业龙头分众传媒上半年净利预计腰斩。 

中国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,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0.4%,逊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1%,增速为2020年一季度以来最低;上半年GDP则同比增长2.5%。 

不过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受控,业绩好转的曙光开始浮现,中公教育称二季度的亏损环比一季度收窄,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好转;而分众传媒称6月以来,公司逐步走出最困难的时期,各项经营指标正在有序恢复和改善。

上半年疫情反复让本已脆弱不堪的房企雪上加霜。阳光城预计上半年亏损35-45亿元,而去年同期盈利近20亿元;华侨城上半年净利同比料降逾九成,央企招商蛇口表现稍佳,预计净利同比降逾五成。 

阳光城表示,2022年上半年叠加疫情等因素,市场需求持续下滑,行业销售整体下挫严重;同时,行业信用风险事件频发,部分排名靠前地产企业触发评级下调,全行业再融资进一步受阻,流动性承压明显,客流量大幅下降,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企稳反转。

“公司销售进一步受到极大影响,且未来销售情况亦不容乐观,公司为进一步促进销售回款,拟采取降价措施。”公司称,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的相应存货跌价准备较上年同期增加。

华侨城则称,因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上半年销售量下降幅度较大;受疫情反复的影响,旅游板块的收入不及预期。

据路透不完全统计,房企6月销售数据冷热不均,保利发展同比微增1.4%,招商蛇口、中国海外发展、金地集团等国企跌幅较小,碧桂园同比跌逾三成在民企中表现算是最佳,而融创以82%的跌幅垫底。

中原集团最新发布半年度报告称,房地产正同时处在长短周期的拐点。在维持房地产稳定发展的政策导向之下,预计下半年各地还将有更多的救市举措出台,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有望在四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。

在“短周期见底,长周期见顶”的大环境下,房地产行业需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策略,回归产品,回归用户,回归基本面。

中报预告中的失意大户还包括生猪和券商等行业,前者遇上猪价大跌叠加销量大增;后者则受累于资本市场低迷。

*盆满钵满*

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上半年资源类企业赚得盆满钵满,油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企业净利普遍劲升,新能源相关上游企业业绩倍增更是习以为常,最新在港上市的锂矿巨头--天齐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暴增至多134倍。

中海油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逾一倍,得益于油价走高、产量增长;而煤价上涨料助推中国神华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超五成。

而新能源相关企业无疑是中报预告的明星。随着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持续提升,“逢锂必火”也一再得到验证。除了天齐锂业的百倍增长之外,赣锋锂业和盐湖股份同比增幅分别为四五倍和逾三倍,受锂盐产品量价齐升提振。

汽车公司表现不一,尽管个别月份受到疫情冲击,但新能源汽车依然势头强劲,而商用车等却陷入低迷。

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至多两倍,称业绩向好主要系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势头强劲,屡创历史新高。长安汽车称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189.1-258.5%,称自主品牌盈利能力提升。

不过,一汽解放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降逾九成,由于疫情导致物流不畅、行业市场需求萎缩、油价暴涨等多重因素影响,商用车市场需求明显下滑,中重卡销量创近年同期最低。

玲珑轮胎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大减近九成,业绩预减主要由于主要原材料均有不同幅度上涨、疫情影响,以及汽车产业链受到严重冲击。

华宝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认为,疫情以来,由于成本高企,多数中游制造行业都出现了销售净利率的下降,甚至部分高景气行业如新能源在一季度也出现了边际利润率下滑。随着全球工业品价格的下行,高景气的中游制造将首先迎来利润改善。

他指出,4月份的上海疫情导致全年经济底、市场底均发生前移。历史上五轮稳增长中,从市场底到稳增长结束,一般成长和消费占优。在本轮恢复中,地产后周期的消费还有成本改善等逻辑。

不过,目前的经济复苏预期走在了现实之前,很多行业已经自底部大幅反弹,市场逐步进入基本面验证期。

版权说明:
1.版权归本网站或原作者所有;
2.未经本网或原作者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,否则将视为侵权;
3.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;
4.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,本人依法保留追究权等。
搜索
最新留言
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微信
关注我们
微博
请到后台主题设置添加

Powered ByZ-Blog.